Facebook:不會“犯錯”的機器人,不是“聰明”的機器人
在人們意識當中,機器人按照開發者的意愿而做出指定的動作似乎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而且,機器人完成任務還要做到精準、迅速。然而,Facbook 的研究人員卻不走尋常路,他們有意讓機器人“犯錯誤”,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明知故犯”是“智”也
在 Facebook 位于硅谷的新實驗室里,有一個叫作 Sawyer 的機器人(來自已經倒閉的 Rethink Robotics 公司),它紅黑相間的手臂揮舞著,試圖完成研究人員交給它的任務。
按照指令,Sawyer 的手臂應該移動到右邊一處固定位置,然而,Sawyer 把手臂抬高,然后偏離軌道,錯開了指定位置,重新回到了原點;研究人員只好將 Sawyer 重置,讓它繼續完成之前的任務。這一次,Sawyer 的手臂確實往右移了,但就在非常接近指定位置的時候,它再一次偏離了運動軌道,回到了起始位置。兩次任務都失敗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 Sawyer 的“頑劣”行為令人抓狂。但就像兔子為了躲避獵鷹而迂回前進一樣,Sawyer 看似笨拙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聰明。
Facebook 認為,無論是對于機器人的開發,還是 AI 的開發來說,這種聰明都至關重要。
強化學習讓機器人更“聰明”
一般來說,開發者會編程機器人,讓他們通過這些設定好的指令來執行動作,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方式有點死板。
而我們人類在學習上則要聰明得多。因為,即使是嬰兒也明白,物體從視野中消失并不代表從世界上消失;玩具球可以滾來滾去,沙發卻不行;長大后,人們能夠學習駕駛,而不是撞車。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人類大腦里建立起來的世界模型。
Facebook 首席 AI 科學家 Yann LeCun 表示:如果我們在懸崖邊開車,方向盤只要往右轉,汽車就會掉下去,所以,我們絕不會這樣做。我們大腦里的世界模型會阻止我們自己做傻事。
Facebook 也在嘗試為機器提供這種模式,Yann LeCun 補充道說,建立世界模型的系統是 AI 取得重大進展的下一個挑戰。(以上摘自雷鋒網)
隨著智能機器人的迅猛發展,機器人被應用到了各個行業。如果您也還在為自動化改造而煩惱,請聯系我們。我司專注于工業自動化領域,是目前國內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商,擁有豐富的研發制造經驗,完善的質量檢測流程和研發部門。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產品結構與性能,為新老客戶打造智能無人車間提供優質的整體解決方案.
我司主要生產五金沖壓/拉伸機械手,四軸機械手,圓片/方片/不規則/卷料/片料等自動上料機,焊接機器人,多功能機械手和多關節機器人等沖壓自動化機械手,更多沖壓自動化機械手詳情:m.frsz.com.cn。